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第五分会场纪要(上)——中国近现代史场(二)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19

上午8:50,第五分会场上午场正式开始,首先发表陈述的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张如星同学,他的《严复晚年政治思想探析——以张勋复辟为中心》以严复研究的盲点切入,着重讨论严复在张勋复辟这一历史事件中自身思想的变化。他提出,严复对张勋的认知并始终如一,对复辟的态度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起初,严复认为张勋大无知识,人品存疑,他虽然没有怀疑帝制,但是认为由张勋来复辟不是好事。而袁世凯在任期间对张勋恩威并重,提高了张勋的社会地位,此时的严复认为共和不适用于中国,“一线生机,在于复辟”。当张勋复辟确实发生之后,严复秉承着自己的立场,对复辟进行支持并建言献策。严复认为应该及时巩固复辟成果,提出了定立宪法、建立国会、组织内阁、进行外交等建议。而在张勋复辟失败之后,严复将原因归结于不成熟的时机、所托非人和张勋自身的策略失误。严复对复辟帝制的态度转变发生在丁巳复辟失败后,那时他虽然仍旧赞同君主立宪制,也“必不敢赞成复辟之说”,认为复辟不会成功了。因此,严复对复辟的态度反对到纠结,到支持、赞同,再转向遗憾,最终转变于反对。事实上,严复的思想具有一致性,并非过去所认为的“先激进后保守”。

评议人耿皓楠同学认为这篇文章史料扎实,论述漂亮。但是语言文学性比较强,有些论述不够完善。

温艳老师认为,这篇文章总体来讲非常不错。选题好,范围大小合适,对严复晚年思想的细节性考察这一方面值得肯定,逻辑结构安排也很合理,思路清晰;史料总体扎实。希望张同学能继续思考严复对张勋思想态度复杂变化的深层原因,同时,文章对严复晚年政治思想探讨不足,部分内容缺乏史料支撑,可以继续丰富。

之后,汤洋同学陈述了自己的文章《晚清士人的颜元想象》。首先,她概述了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近代士人为何对颜元如此关注。她提出,使颜元在近代重回知识分子视野的因素主要有时势危机的促进、各派对思想的积极改进、民国时期学术研究兴盛、学术史中颜理学派的崛起。而在不同的士人眼中,颜元的形象则各有侧重和差异。其中,戴望和谭献代表了传统士人对颜元的观点,这一点戴望在他的《颜氏学记》里有所体现,谭献则因厌恶宋学空疏而接近汉学,更切近颜元的思想。孙宝瑄和宋恕与戴望、谭献有师承关系,儿童虽然推崇颜元、排斥宋明学、推崇汉学、向往三代,但是也同时推崇泰西实学,属于中国传统与现代接驳的一代。思想更加革命的章太炎推崇颜元的人格和经世济民的理想,刘师培则认为颜元之学更像墨学,是中式实学。梁启超用西方概念和理论阐释颜学,在比附西方文艺复兴的框架下将颜元定义为“新旧之学的过渡者”。晚清士人们对颜元的想象体现了对外在差异与内在线索的张力、三代理想与实学思想的互动。

评议人李艳俐同学认为这篇文章选题很好,能够以新的视角、想象的层面写对于颜元的认识问题。但是篇幅所限,内容无法支撑整个选题,结构上有所缺漏。还有一些注释上的细节需要注意。

田武雄老师认为,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晚清是一个时代,不能只提到浙江和几位学者。而“想象”这个词不很恰当,因为对于过去的人而言,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发现的就是真实。文章里的背景介绍不是很清楚,部分论述不充分。且要分清“研究综述”与“学术史”的概念要区分。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阅读量很丰富,但是引述不只是引用内容,最好能够借用材料获得更深度的认识。

付佳宁同学根据自己的文章《“从书斋到乡间”:1936年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之再考察》发表了陈述。她首先介绍了自己的选题缘起,往日对一·二九运动的研究集中于运动爆发背景、中共在其中的作用和它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关系,很少关注一二九之后救亡运动和学生自身爱国心理的裂变。文章共分三部分,分别叙述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的聚集与成立、南下扩大宣传后动的开展、青年学生宣传前后的心理调适。在平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后,学生们对于进行暴动还是长期学生运动、“进京聆讯”还是“南下宣传”产生了分歧,这一点体现了两党对学生运动的不同态度:国民党的分化瓦解和中共的支持。在南下宣传的过程中,由于各团面临的情况不同,宣传团的宣传方式较为灵活,有各种宣传手段。且青年学生一边宣传,一边对其宣传方式和指导思想进行反思,其中,不同政治取向的同学产生了意见分歧。学生们在扩大宣传团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青年学生在争取民族解放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们日后的人生道路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那时,大部分青年同学震惊于农村的艰苦条件和悲惨境遇,对于城市青年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深入农村、了解农村。这次南下宣传加强了他们作为国民先锋的身份认同,甚至国民身份认同超过其学生身份认同。对抗日南下宣传团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从更多维度了解抗日救亡本身的复杂和多歧。

评议人张如星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新颖,但是在史料搜集有缺憾,材料同质性比较强,只用回忆录作为材料难免有失真之处。结语之处可以更充实、更丰富。

温艳老师认为,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研究是目前的学术热点之一。这篇文章总体来说比较简略,有些问题缺乏交代,比如为什么国民党会对学生运动加以破坏,需要用一些当年国民党方面的材料。第二部分太简略,应介绍学生们都来自哪些学校、整个宣传团的人数、学生成分、行动细节,需要提供不同立场的成员的个案分析。可以作为日后继续研究的框架。

之后发表陈述的是耿皓楠同学,他的文章名为《中日殊途:论军国民主义在近代东亚的不同反馈(1890-1920)》。首先,他对军国主义与军国民主义的异同进行了概念辨析,文章主要探讨国民性建构问题,以教育为切入点,主要关注知识分子对军国民主义的观点,并对外来学说在中日两国的不同演绎有所思考。两国“重文”与“重武”的不同文化背景、中国的权势下移与日本的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使得两国知识分子对军国民主义有不同的回应。耿同学认为,自己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在于日文档案与报刊高度缺乏,以至于在叙述中泛泛而谈;各部分的粘合与黏连性不够强;文中基本是在制度和思想史层面叙述知识分子对可行性的探讨。关于知识分子对西洋理论与政策的筛选和军国民主义在执行中的具体情况还有待后续研究填补。

评议人付佳宁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选题很有意义。但是文中的一些名词缺少阐释和界定,且题目中的两个界定年份在内容中缺乏体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王韬究竟算不算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而中国传统能否作为整体概念探讨。

田武雄老师指出,标题中“对……的反馈”与“在……的反馈”不同,表述需要严谨。时间段实际划分要在文中有据可循。在讨论“东亚”这一概念的时候,需注意东亚也需纳入朝鲜甚至蒙古。撰写时应先把反响讲清楚,再讲原因、推进力度等要素。

本场最后一位发言人李艳俐同学向大家陈述了她的论文《新旧与中西之间:一位传统经师的阅读世界——以孙诒让为对象的考察》。在晚清学术整体进入衰退期的大背景下,孙怡让极致的旧学学问使得他成为古典和现代交界之处的典型人物,学术界对孙怡让的研究多且成熟,有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这篇文章从阅读史视角与读者身份出发,将孙怡让的阅读史分为三大模块:基于科举的旧学阅读、作为经师的旧学阅读、西学阅读,其中,西学阅读部分还介绍了其接触西学书报的渠道。在孙怡让的新学阅读过程中,先赋性关系网络与旧学文化资本发挥了接引作用,这表明了象征资本与其新学资源的主动攫取。本文亦关注晚清上海对于温州读书人的辐射、晚清学者以西学比附中国经学的特定历史现象。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材料不够丰富,没有足够的史料作补充,也没有详细阐述孙怡让如何利用关系网络,且在旧学与新知的碰撞与冲突方面的完成度不是很高。

评议同学汤洋认为,这篇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很有典型性。关于孙怡让中学西学碰撞、身份的转变方面叙事清楚,分析新颖。在之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从内在方面进行分析与考量。

温艳老师同样认为这篇文章的选题很有代表性。重要的问题在于促成孙怡让阅读转换的根本原因、这些知识对孙怡让思想观念的影响,且是否同时期知识分子都有这种转换问题。注释等文章细节需要修改。历史分期需要明确交代,文章中有些内容有待进一步解释

往期推荐

回顾 | 第一分会场纪要(上)——中国古代史场(一)

回顾 | 第一分会场纪要(下)——文献场

回顾 | 第二分会场纪要(上)——中国古代史场(二)



图文来源/《唐潮》杂志编辑部

责任编辑/刘韦辰

审核/张钰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